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在全社会营造文明殡葬新风尚,9月17日中国殡葬协会、自治区民政厅、银川市人民政府共同在银川市殡仪馆举办2023年“世界因生命而融合”中国主会场暨银川市节地生态示范园开园仪式活动。“世界因生命而融合”活动于2012年由南美殡葬联合会发起,后由国际殡葬协会在全球范围内倡导推广。2019年9月22日,中国殡葬协会、宁夏殡葬协会在银川福寿园举办了第八届“世界因生命而融合”全球纪念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今年,结合银川市节地生态示范园建成,中国殡葬协会、自治区民政厅、银川市人民政府联合在银川市殡仪馆举办2023年“世界因生命而融合”中国主会场活动暨银川市节地生态示范园开园仪式。中国殡葬协会各位副会长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殡葬协会负责人,银川市辖区各殡葬服务单位负责人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代表和新闻媒体记者200余人参加活动。宁夏殡葬协会会长李治贵主持了活动。活动现场进行全国直播,观看直播总数达289811人次。中国殡葬周刊、宁夏日报、宁夏新闻网、银川发布、银川新闻网对活动进行报道。
活动中,银川市人民政府秘书长林骏、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方仲权、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李建华分别致辞,国际殡葬协会主席马雷克和南美殡葬联合会主席安德里斯也以视频形式对本次活动致辞。随后,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李建华、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方仲权等8人上台按下银川市节地生态示范园开园启动手柱,标志着银川市节地生态示范园正式开园,银川市节地生态安葬迈上新台阶。
宁夏作协朗诵艺术学会理事王冬、会员李菁和宁夏医科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活动中朗诵了诗歌《生命颂》,期间还有小提琴演奏,花艺、茶艺演示,与会人员放飞和平鸽,观摩了银川市节地生态示范园和银川市殡仪服务中心。
银川市节地生态示范园项目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为450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70%,总投资为3260万元。园区规划建设多种生态安葬区的同时,还建设了文化长廊、景观墙、题名石、休憩设施,旨在宣传优秀传统殡葬文化和科学文明的生命观。银川市节地生态示范园的建设,将有效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群众移风易俗,有利于推进殡葬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公益安葬服务有效供给,进一步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更好地保障群众“逝有所安”的基本需求。
银川市殡仪服务中心是由银川市政府投资建设,隶属于银川市殡仪馆的综合性殡仪服务场所。总投资5253.06万元,占地面积6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40平方米,道路硬化、绿化面积16800平方米。银川市殡仪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基本殡葬服务的同时,努力满足群众的个性化殡葬需求,不断优化群众治丧体验,目前已成为引领全区优质殡仪服务的风向标。进一步优化了全市殡葬市场环境,对引导公众文明治丧,促进文明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银川市围绕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殡葬改革目标,强化殡葬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殡葬服务设施,推进惠民殡葬政策落实。2017年修订《银川市惠民殡葬及节地生态安葬奖励补助办法》,建立了基本殡葬服务费减免和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机制,使全体市民能均等享有基本殡葬服务权利,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2022年,全市三区火化率达到62%,节地生态安葬455位,节地生态安葬率达14%。自2014年截至今年8月份底,我市共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2641.8万元;向实施节地生态安葬的3399位逝者的家属发放节地生态安葬奖励补助资金138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