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大力推进六项创新试点工作 打造民生福祉新引擎

来源:银川市民政局 2023.06.27

今年以来,银川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用心用情用力履行好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主动担当作为,开拓创新,全面开展“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争示范”,奋力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争先进位。截至目前,共争取试点6个,其中,争取到国家级试点1个,为殡仪服务标准化试点,自治区级试点5个,分别是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创新试点、村(居)儿童之家服务管理标准化试点、“未来社区”试点、“完整社区”试点以及社区慈善基金试点,持续为拓展民生福祉提供新引擎、注入新活力。

推进殡仪服务标准化试点,打造殡仪服务“西部标杆”

为全面提升银川市殡仪工作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殡仪服务,经积极申报,银川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殡仪服务标准化试点。试点开展以来,民政局立足自身优势,围绕老百姓对殡葬服务需求,深挖行业发展趋势和特点,搭建包括一图两表一说明、三级架构、4个标准子体系、囊括256项标准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殡仪服务标准体系,全市殡仪服务实现了运行规范化、服务标准化、流程极简化,群众满意度由过去的80%已经跃升到了95%以上。下一步,银川市将以国家级标准化试点为契机,全面构建一套符合殡仪服务发展需求和特色的标准化管理服务运营体系并融入到殡仪服务每个工作流程中,构建管理规范化、手段现代化、流程可控化的殡仪服务“西部标杆”。

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创新试点,打造“银川模式”养老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健全与城市定位、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经积极申报,银川市成功创建自治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创新试点。试点开展以来,银川市民政局组织带动专业养老机构为全市经济困难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六助+N”和“喘息服务”项目,其中,“6助+N”已完成服务工单3037单,“喘息服务”156人次,逐步形成兜底供养有保障、普惠养老能满足、中高端服务可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市场供给机制下一步,通过试点探索,开展编制规划、优化服务体系健全基本制度、实施两项适老化改造、培养一支人才等工作,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银川模式”。

推进村(居)儿童之家服务管理标准化试点,打造未保工作高质量发展“银川样板”

为全面提升银川市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儿等特殊困难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水平,落实困境儿童有保障、困难儿童有帮扶、健康心灵有关爱的服务目标经积极申报,银川市成功创建自治区村(居)儿童之家服务管理标准化试点。初步构建以“8项服务职能+8项管理职能”,依托“3级扁平化”组织体系,打造具有特色优势“六位一体”社区儿童保护体系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立足体系构建、标准制定,全市整体推进村(居)儿童之家标准化试点建设,切实提升未保工作管理服务效能,推动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不断迈进,打造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银川样板”。

推进“完整社区”试点,用心用情抓实基层治理精细化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完整居住社区,经积极申报银川市成功申报自治区完整社区试点。并在全市范围内确定10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试点,制定“一社区一方案”。试点开展以来,兴庆区永泰社区家政服务站已完成氛围营造装修,崇安社区唐徕小区完成燃气增容安装。金凤区通福社区智慧安防和健身设备等项目正有序推进,清水湾社区、七子连湖社区引进第三方运营“社区食堂”为社区居民带来方便快捷的贴心服务。西夏区盈北社区“盈北互助院”已投入运营,恩和社区“便民食堂”引进第三方运营,并与西夏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完成对接,其他试点社区按计划有序推进。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积极对接住建等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建设内容和标准,提升建设质量,不断总结提炼试点建设经验,抓好试点社区典型案例的经验宣传,形成示范引领,着力在全市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推进“未来社区”试点,打造未来社区“银川范例”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部署要求,银川市积极对接、主动申报,成功成为自治区唯一的“未来社区”试点地。并确定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七子连湖社区开展“改造更新类”建设试点,在金凤区满城北街街道居安家园社区开展“规划新建类”建设试点。试点开展以来,聚焦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能源、物业和治理等九大场景,形成38项具体指标、81项重点建设任务清单。下一步,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各类资金补助,统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加强部门联动,整合部门资源,按照未来社区建设的标准,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现代化社区“银川范例”。

推进社区慈善基金试点,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作用,鼓励高收入人群和爱心企业更多回报社会,拓展社会公众参与慈善的渠道,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新动能银川市积极争取,获批全区首个社区慈善基金试点试点开展以来,为解决社区居民需求,基金充分链接社区辖区慈善资源动员多元力量参与提供精准慈善服务,共募集资金及物资价值200多万,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和创新注入新动能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结合社区建设实际,统筹推进社区慈善基金建设工作,年底前在各县(市)区每个乡镇(街道)设立不少于1支社区慈善基金,让更多的社会资源融入社区、注入民生,助力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

在全市紧锣密鼓加大“四争”工作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作表率大潮之中,银川市民政局将锚定“西部有特色、全区走在前”工作目标,坚定“敢于同强的比、向高的攀、跟快的赛”的信念,加大对接争取力度,认真提炼总结,以试点带动民政高质量发展,使银川市民政局工作走在全区、全国前列。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