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全国社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第二督查组到金凤区督查社区治理工作。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教育工委,银川市民政局及金凤区政府有关领导陪同。
在金凤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督查组听取了金凤区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汇报,查看了“智慧金凤”城市大联动平台建设情况。随后,督查组分别到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金家巷社区、满城北街满春园社区、满城北街街道“初心之路”微展馆,督导检查了社区民主协商、社区减负增效和“社区万能章”治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智慧社区建设,询问了有关工作落实情况。
近年来,金凤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乡社区治理上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杖”,探索形成了“一核四化”的社区治理格局。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区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按照“精街道、强社区、促服务”原则,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明确街道、社区职责、下沉街道人员、精简社区服务事项,推进社区减负增效,社区治理运行机制更加顺畅。二是坚持治理主体社会化,治理效能持续提升。通过建立联合党委,组织各类社区主体多元共治,形成了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探索形成了“5W1H工作法”(即“五定一畅”:定目标Why、定议题What、定时间When、定地点Where、定人员Who,畅谈How),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三是坚持治理模式法治化,制度体系更趋完善。围绕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规范和完善《村(居)务公开目录》《村民代表会议基本议定事项指导目录》,充分保障村(居)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与监督权,推进治理模式法治化。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1+X+N”社区警务模式,推广阅海万家、未来城等示范性社区警务先进经验,着力打造金凤区“枫桥式”派出所和警务室,扎实推进社区警务纵深发展。四是坚持网格管理智能化,治理格局基本形成。依托智慧金凤社会治理综合平台,整合对接银川市12345热线、数字城管等系统,将辖区镇和街道网格进行再优化。通过公安和综合执法联防、街面网格员巡管、社区网格员巡防、综合指挥中心智能监控联动作业,形成自治共治相结合、执法联动相结合的“1+2+N”社会治理模式(1是社区党组织书记,2是下沉到社区的公安、城管人员,N是环保、市场监管、安监、物业、业主委员会、保洁、志愿者、楼长、保安等各行业工作人员),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五是坚持队伍建设专业化,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四岗十八级”建设制度,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选聘、培训、考核等配套政策,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职业化水平。坚持“即缺即补,先审后选”原则,对现任社区(村)“两委”成员进行背景审查“回头看”,清理不符合任职条件人员,及时选优配强社区工作力量。
通过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进“一居一品”特色品牌创建,长城花园社区“136”工作法、宝湖社区“邻里亲情”服务、新琇苑社区“五联”工作法、锦绣苑社区“365”工作法、满春园社区“六线服务”工作法等10多个优秀社区工作法新鲜“出炉”,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宝湖社区家风家训馆、新琇苑社区雷锋馆多次被自治区、银川市媒体报道;银啤苑社区“板凳会”、金家巷社区微改造协商议事会深受居民欢迎;长城中路街道总结形成的“创新治理聚民心·多方协作出实招”成功经验,对推进社区协商、提升社会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