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无障碍 长者版

银川市举办2025年第二期救助管理工作培训班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        恢复默认     发布日期:2025-09-30

9月29日,银川市救助管理站聚焦救助工作全流程提质增效,组织开展2025年第二期全市救助管理业务培训会。会上总结了全市救助管理工作,重点突出对救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诠释以及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围绕救助工作流程、医疗救治常识、安全生产等内容开展了专题培训和应急演练,为工作人员“充电赋能”。各县(市)区民政局的有关负责同志、市救助管理站全体干部职工30余人参加了培训。

             (各县区民政局及市救助站相关人员积极参与)

一是深入讲解救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授课人员结合《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系统拆解民政部门在救助工作中的法定职责。针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详细解读“先救助后甄别”的保护性救助流程。另一方面,授课人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系统解读民政部门在未成年人救助中的法定职责,明确对流浪乞讨、监护缺失等情形下的临时监护与长期监护启动条件及安置路径。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培训强调与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动处置的重要性,明确对监护人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等情形的干预流程与法律依据。

                     (业务骨干分析救助案例)

二是精准分析救助管理业务典型案例。培训采用“案例复盘+要点解读”模式,精选多类实操案例深入剖析。针对甄别寻亲,依托人像比对等技术帮助记忆模糊、未办理二代身份证的老人成功返乡获得救助安置,详解救助服务规范与跨部门数据协查流程;针对街面救助,通过“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中帮助流浪残疾人员联系家人的实例,明确对特殊受助者的保护性救助操作;针对医疗救治,以流浪危重病人“定点医院救治”案例为切入点,梳理民政与卫健部门的衔接机制,强调病情评估、定点救治及后续保障等关键环节要求;针对护送返乡,结合危重病患者跨区域护送案例,讲解交接手续办理、途中照料等规范流程;针对源头治理,分享通过与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高效对接、协调落实低保廉租房等帮扶政策解决家庭困难问题的实践经验,明确复杂实际与政策衔接的工作方法。

               (邀请职业医务工作者普及医疗知识)

三是熟练掌握救助管理医疗救治知识。培训紧扣“保障受助人员健康权益、强化工作人员自我防护”双重目标,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参训人员精准掌握健康防护核心技能,有效填补了救助服务中的医疗应急知识短板。参训人员表示,培训内容贴合工作实际,不仅为科学开展救助服务、守护受助人员生命健康提供了专业支撑,也为自身日常工作与生活筑牢了健康安全屏障。

四是严格落实安全管理与应急演练。培训中,授课人员结合全国典型安全案例,围绕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安全、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等重点内容展开深入讲解,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分工、隐患识别标准及整改闭环要求,引导工作人员树立“隐患即事故”的风险防范意识。理论培训后,应急逃生疏散演练随即开展,模拟站内突发火情场景,工作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迅速撤离至指定安全区域,并进行灭火实操,整个过程紧张有序,进一步提升了团队协同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组织参会人员进行消防演练)

此次培训内容覆盖面广、实用性强,既夯实了工作人员的理论基础,又提升了业务实操与应急处置能力,为进一步规范救助流程、保障受助人员权益、筑牢安全服务底线提供了有力支撑。参训人员表示,将把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提升救助服务质量与效率。

下一步,银川市救助管理站将持续完善培训机制,聚焦工作中的新问题、新需求,常态化开展精准化、专业化培训,不断推动救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把“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落到实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