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升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能力,全方位呵护未成年人成长,银川市民政局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机制,加快机构转型升级,积极承担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流浪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救助、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及儿童主任队伍培训等未成年人保护救助工作。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创新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请市政府将原银川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银川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目前请示已经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关于将银川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银川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正在签发中。领导小组以副市长为组长、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民政局局长为副组长,通过协调法院、检察院、教育局、司法局、公安局、团市委等三十九家成员单位,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协同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织密扎牢未成年人保护网,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集中解决本次调查评估筛选出来的以及后期工作中辖区上报发现的需要协调解决和共同帮扶的困境未成年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为民办实事”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儿童权益保护力度。2021年银川市将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春风行动”列为为民办10件实事之一,主要是对全市4000名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儿,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康复治疗、解决生活困难等关爱帮扶服务。为抓好实事落实,银川市民政局多次征求各部门意见,积极组织讨论并印发了《银川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春风行动”实施方案》。通过精准摸排、入户调查评估、创建儿童之家示范点、对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培训考核、《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月活动、假期儿童营地活动、“12345”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热线开通7大板块对全市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春风行动”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和具体安排。
强化宣传引导作用,积极营造共同关爱未成年人浓厚氛围。为进一步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贯彻落实好为民办实事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宣传月活动,拟于“六一”儿童节当天在兴庆区玉皇阁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扎实开展未保工作,及时解决服务对象“急难盼”问题。一是完成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散居孤儿的入户调查工作,共计完成调查问卷3700余份。其中兴庆区1197人(通贵乡和银古路街道入户调查问卷还未提交)、金凤区405份、西夏区338份、贺兰县344份、永宁县685份、灵武市731份。评估组已对调查问卷分别进行清点、复核、编码和录入,共计完成问卷录入1500份。接下来,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形成三类儿童的需求及情况评估报告,并对每位儿童做出需求分析和提出关爱帮助建议。二是加强基层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关爱保护和服务儿童能力。通过对全市儿童进行摸底排查,全市共有困境儿童2456人、农村留守儿童129人、社会散居孤儿58人,三类儿童共计2643人。针对村两委换届,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普遍对儿童福利服务方面政策服务工作不熟悉的情况,4月下旬组织举办了6场专项培训,对市辖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共计580余人进行了培训,培训会上对相关政策及“春风行动”入户调查的技巧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培训并以县(市)区为单位组建了6个微信工作群,及时指导各县(市)区儿童主任开展儿童工作。三是积极协调对接各相关部门,着力解决监护缺失儿童的监护安置和权益维护难题。2021年1月至5月,共救助未成年人13人,其中公安护送4人,其他站护送5人,自来求助1人,随亲属来站1人,其他人员护送2人。购票返乡6人,亲属接回2人,护送返乡4人,紧急庇护未成年人1人。救助的未成年人大部分都是因为监护缺失,有服刑人员子女、遭受家庭暴力、因家庭不睦反复外出流浪等种多种原因导致的监护缺失儿童。
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夯实“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四位一体的救助保护机制,及时要求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我市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散居孤儿等未成年人在生活、教育、医疗、安全等方面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将积极推进“12345”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开通运营,拓宽未成年人维权渠道,及时受理、转介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