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无障碍 长者版

邂逅三关口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        恢复默认     发布日期:2017-03-27

    

    

  车行在漫漫的巴银公路,乌黑油亮的柏油路面,平坦笔直,没有个尽头,人也不禁昏昏欲睡。也不知过了多久,耳边突然传来一声——三关口就要到了!于是,猛然清醒。 

  三关口,一个遥远又熟悉的名字。遥远,是因为它名称里的古意;熟悉,是因为记忆似乎有很多的“三关口”。《杨家将》里有杨六郎把守三关口、《水浒》里有镇三关黄信…… 

  然而,此“三关”实非彼“三关”。《朔方道志》说得清楚:“宁夏三而距边,西边以贺兰山为障,隘口四十余处,皆通人骑往来,其中赤木口尤冲”。 

  这赤木口,便是今天的三关口。 

       

  五百年前这里雄关矗立 

    

  眼前的路不再笔直,蜿蜒曲折中依旧看到不到尽头,我们开始穿行于三关口。逶迤盘旋十几个弯子后,眼前豁然一亮。巴银公路在此冲出贺兰山,一方标志牌立于路旁,蓝底白字很是醒目——宁夏界。 

      陡峭雄伟的贺兰山到此绵延平和得出人意料,在这开阔的山谷之间,是油黑的公路和一条干涸的河床。据史料记载这里曾筑有石砌关城设施,如今已是荡然无存,但见残破的长城从北面的高山之上逶迤而下,跳过公路和河床,又沿南面的山坡继续伸向遥远的天际。此处,即是三关口的头关。它是三关中最靠内(宁夏一侧)、也是设防最坚固和最要害的一道防线。 

  三关口明长城位于银川市西40余公里的贺兰山南部,为宁夏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银川至巴彦浩特公路穿关而过。三关即从东向西,设头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后人称之为三道关。 

  今天我们叫三关口,明代叫“赤木关”。据明代《赤木口关记》记载:贺兰山四百余里,蹊径可驰入者五十余处,而赤木口尤易入。昔人筑关削崖以绝其道,立墩台,布戍卒守之。 

  昔人就是指最早在赤木口修筑长城的史钊。史钊从明宣德元年至天顺八年,也就是1426年,到1442年,在任的十几年间在贺兰山修筑的烽燧敌台,加强宁夏的防御。 

  明嘉靖十年(1531年)宁夏佥事齐之耗“万金”,修筑了南起大坝堡,北连三关口,长达80公里的长城,后被风沙填平。嘉靖十九年(1540年)宁夏巡抚杨守礼重新奏筑修葺了旧有边墙,增筑了三关口以北长城。头道关关墙南北与长城连接,此地山势开阔,是“缓口可容百马”之处。北侧城墙沿山脊向北延伸,墙体以石块垒砌,城墙每段拐弯处,各有墩台一座,墙、墩台已残损,仅留部分基址。头道关向东南延伸的长城,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墙体高约7米,基宽6.5米,顶宽3.3米,墙顶两侧筑有女墙,残迹犹存。 

    

  自古兵家必争地 

    

  贺兰山横亘于内蒙古阿拉善草原和银川平原之间,南北走向,峰峦叠嶂。它将黄河冲积成的银川平原与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分隔在东西两侧,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和气候分界线,也是中国历史上西北游牧文化同中原农耕文化的分界线。此外,贺兰山做为草原通往中原地区的重要屏障,在它中间有许多山谷,平时是交通往来的要道,战时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李元昊占领宁夏平原并建都兴庆府后,贺兰山从南到北便被大大小小的宫殿、皇家寺院、园林和陵墓所充斥,当然,也少不了为保卫它们而修筑的军事设施——史料记载西夏曾在贺兰山驻扎重兵。但是衰落的党项王朝并没能阻止蒙古人的铁骑,后者还是冲过贺兰山,并在残酷的复仇行动中,将盛极一时的西夏宫廷建筑彻底夷平。 

    元至正二十八年即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的军队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被迫退回“塞北”。元王朝虽被推翻,但其军事实力仍然很强,时刻都在想着收复失地,重主中原。为防止北元卷土重来,明代前后大规模修建长城50余次之多,峻垣深壕,筑垒建隘,历时200余年,役夫不计其数,使长城防御体系日趋完善, 

  在明代,贺兰山和黄河所环抱的宁夏北部平原,成为明王朝突入元代残存势力和敌对的游牧民族势力控制区的一块楔子。为了防守它,朝廷在这里设立了军事建制宁夏镇,统领数万军队进行防御和屯垦。贺兰山作为地理屏障,南北横亘500里,但仍有一些山口通向山后,其中大多数凭险据守,但也有一些像大武口、苏峪口、三关口等处较为开阔,防守不易,特别是三关口。因此,明朝政府在贺兰山东麓一线沿山和大小山口建起了众多的长城和烽燧,在包括赤木口在内的一些紧要隘口,城墙修筑了三道之多。由于当年依贺兰山修筑的长城是“因山据险”,长城并没有全部连在一起,今天所留遗迹不多,仍有迹可寻的便数三关口。 

    

  土石夯筑,坚固异常 

    

  长城在明代被称为“边墙”,据说这是因为秦始皇将三十万众修筑长城,尸骨成山,为天下百姓所痛骂。明朝害怕与秦的苛政沾边,所以避而不叫长城,而叫边墙。 

  但是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明王朝所构筑的巨大工事最终也没有让蒙古部落就此停止铁骑的奔袭,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土木堡之变”使堂堂的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成为蒙古部落瓦剌的俘虏,明王朝的衰败也就此开始。 

  宁夏境内的明长城主要由西边墙、东边墙、北边墙和固原内边墙4条骨干边墙构成,全长1300多公里,大多为土筑长城。其中,西边墙从今甘肃靖远进入宁夏中卫县,逾河东北上贺兰山,长约400多里。眼前的三关口长城即属这道边墙。三关口长城因险制塞,因地制宜,借着山势修筑。 

  史料有载,当年修筑长城时,这里多沙砾少土壤,于是军士们遍剖诸崖谷,得壤土数处;又因无水,做水车百辆,到关口20多公里的平吉堡取水,与壤土、砾石相拌,夯筑而成,坚固异常。头道关向西6公里即二道关,关口南侧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头,山头上设有墩台,台11米见方,高约8米。三道关东距二道关4公里,此关两山相夹,山谷狭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视谷底险峻,地形十分险要。 

    

  为了那片诱人的富足平原 

      

  走近巴银公路穿越古长城的的豁口处,路旁竖立着一个硕大方形水泥墩,两面分别为“毛体”书写的“宁夏”、“内蒙古”标识性文字,字迹已显斑驳。在这里,三关口已经变为一个地理符号,告诉人们这是省界了,过了这道隘口,即跨过了苍茫行走的万里长城。立于此处,向东远望,眼界豁然开朗,丰饶富庶的银川平原平展展的辽阔,仿佛俯身可得。有那么一刻,似乎可以想见:如果当年的塞外游牧族人就站立于此,望见远方这一切,心中该是何等的激动和羡慕。在那一刻,他们一定心痒难耐,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策马动兵,夺之而后快。 

  或许这就是当年这一带战事频仍的原因,也便是这漫长边墙之所以存在的缘由。一条蜿蜒的山脉,一道窄窄的城墙,将丰饶的银川平原与辽阔的西北大漠分隔在东西两侧。这边的人筑起了墙,那边的人想打破墙,一切只为了那片诱人的富足平原。据说,当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军攻打西夏时,就是由此突破,越过贺兰山,一马平川,兵锋所过,哀鸿遍地,西夏文明从此湮没。在三关口东北约二十公里的那片开阔苍凉的戈壁滩上,至今还屹立着一座座残败的皇家陵寝,它们是西夏惨遭屠灭的见证。 

  登上北侧的山头,长城遗迹顺贺兰山蜿蜒而上,宛如巨龙;回首南望,南面山坡上的城墙一直伸展向戈壁深处。南面山头上还有一个残留的烽火台,与北山的左右联属,确有西控大漠,扼咽喉要道之势。 

  山谷里非常安静,周围没有人烟,只有偶尔过往的汽车打破这里的宁静。盛夏的骄阳射向残破的城墙,烽火台的残石在阳光的炙烤下干燥白亮。烈日照在今人,也曾照耀过古代的戍边将士。 

    

  烽火硝烟的戍边岁月 

    

  那是怎样的一段年月。戍边的将士,辞别生长于斯的故土,安慰白发染鬓难舍爱儿的父母,狠一狠心别过头,不再回望村口那一双双亲人难舍的泪眼……军情如火,数千大明将士浩浩荡荡开赴贺兰山,加筑边塞,抵御来犯。 

  那山,多沙砾少土质,于是他们遍剖崖谷,费尽气力才得壤土;那地,干旱无水,于是他们做水车百辆,到关口数十里处艰难取水。壤土、砾石相拌,烈日、风沙交织,坚固异常、蜿蜒盘旋的三道雄伟边墙在贺兰山处拔地而起。 

  烈日就照在当头,风沙席卷着关隘,千百年来,这里的硝烟战事似乎从未间断,这边鼓角铮鸣余音未息,那侧又再度吹起号角声声。从此,他们就留守在这浇灌着自己汗水的边关城墙。或许,也将用身体血液将这片荒土浸染。一切的一切,在他们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已经注定。向前望去,贺兰山峰峦叠嶂,那来自漠北草原的来犯之敌是否就藏在那深邃的沟谷之中?向后而看,远处那一望无边的丰饶平原,正是自己要保卫的厚土。当然,还有那不远处一座座残破的王陵土堆,也许,他们也将会在这漫长的戍边岁月里,耗尽身躯里的最后一丝气力,然后长眠于这道自己亲手筑就的边墙之下。 

    

    

    

    

    

分享到: